正规配资排行_正规配资券商_配资炒股网

热线电话:

你的位置:正规配资排行_正规配资券商_配资炒股网 > 正规配资券商 >

配资保证金 贵州银行又爆出了幺蛾子

点击次数:154 发布日期:2025-07-03

配资保证金 贵州银行又爆出了幺蛾子

近期配资保证金,贵州银行接连发生两起重大变动。一方面,六盘水曙光置业持有的5021万股内资股在阿里资产拍卖平台遭遇流拍,标的物起拍价7490万元却无人出价;

另一方面,贵州银行三位拟任董事胡宇雯、殷孟波、王遥集体提交辞呈,官方披露辞职原因均为工作安排调整。股权处置遇冷与人事变动叠加,引发市场对贵州银行当前经营状况的关注。

据贵州银行公告显示,这三位董事早在2024年6月股东大会上获得任命,但一年来其任职资格始终未获监管部门核准。

更值得关注的是,贵州银行近期多个股东近期暴露司法案件风险,第十四大股东梵净山控股新增3241万元被执行案件,第三大股东遵义市国投被法院采取限制消费措施。

6月24日,贵州省六盘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该行原董事长李志明受贿、违法发放贷款案件,检方指控其非法收受财物4310万余元。这一系列事件将贵州银行推向风口浪尖。

贵州银行当前面临的治理困境,可以追溯到其内部控制机制的失效。

自2023年10月以来,贵州银行至少有6位原高管被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反腐风暴。根据贵州省纪委监委通报,原董事长李志明涉嫌靠金融吃金融,大搞权钱交易,检方指控其在2013年至2023年期间违法发放贷款3.0462亿余元,造成特别重大损失。

原行长许安同样因搞钱色交易、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等问题被开除党籍和公职。除此之外,贵州银行原首席专家王向东、罗甸支行原行长周春林、水城支行原行长张登奎等中层干部相继落马,暴露出系统性的内控漏洞。

大规模的人员更迭,也直接影响了董事会的正常运转。目前该行多位董事的任职资格审批陷入停滞状态,非执行董事张砚、独立董事陈蓉的任职资格同样未获核准,导致第三届董事会的王革凡、汤欣、宋科三位独立董事被迫超期服役。

要知道,现任董事长杨明尚已59岁,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仅剩5个月,其任期延续问题将直接关系到该行战略的连续性。与此同时,股东层面的司法风险进一步加剧了治理危机。

据贵州银行2024年报披露,5户内资股股东持有的2.82亿股被质押股权涉及冻结,1户内资股股东持有的1亿股被质押股权涉及司法拍卖。

此外,六盘水曙光置业因无法偿还厦门国际银行7250万元贷款而被强制拍卖股权,遵义市国投累计被强制执行3068.7万元。这些股东多为房地产相关企业或地方国资平台,其财务困境也意味着股东结构存在的潜在风险。

在业务经营层面,贵州银行正经历资产质量恶化与盈利能力下滑的双重挑战。

据贵州银行年报数据,2021年至2024年不良贷款率连续四年攀升,分别为1.15%、1.47%、1.68%和1.72%,不良贷款余额从28.8亿元增至59.58亿元。特别是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曾在2023年达到40.39%的惊人水平,虽然2024年降至11.58%,但仍为各行业最高。

与同业相比,贵州银行的资产质量明显落后。宁波银行、江苏银行、杭州银行、南京银行2024年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76%、0.89%、0.76%、0.83%,而贵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却高出近一个百分点。即使与泸州银行(1.68%)、宜宾银行(1.19%)相比,贵州银行也是唯一不良率上升的银行。

更要紧的是,监管处罚频率的增加进一步暴露了该行风险管控能力的不足。

2024年以来,贵州银行因贷款管理问题屡遭处罚,贵阳分行、修文支行等相继被罚。5月份单月,贵州银行更是累计收到6张罚单,合计罚款约300万元,涉及贷后检查不尽职、资金用途不真实等问题。

此外,贵州银行盈利结构的脆弱性同样值得关注。2024年贵州银行营收124.18亿元,同比增长9.46%,但这主要依赖投资证券净收益20.17亿元的强劲表现,同比增长81.37%。

不过,贵州银行这种依靠投资收益拉动业绩的模式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和不可持续性,与监管要求的服务实体经济导向存在偏差。同时,贵州银行通过削减营业费用2.59亿元、员工成本下降8.41%来维持盈利水平,说明内生增长动力不足。

面对重重困境配资保证金,贵州银行或需通过改革、优化股东结构等措施来重塑市场信心,但这条路似乎并不好走。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